品牌活動主持/婚禮主持/記者會主持/Podcast主持/專業主持人

千嫚嫚嫚說|EP73.【千嫚說書#10|黑馬思維】跳脫傳統標準化思維,尋找你的微動力(上)

擁抱知性靈魂,從閱讀好書開始!歡迎來到千嫚說書的第十集,今天要介紹的好書為「黑馬思維」。

習慣文字的朋友,可往下閱讀。喜歡用聽的朋友,歡迎點以下三圖(任一)進入音頻模式。

 

這次的說書方式,千嫚會挑出幾則重點理論和真實的黑馬故事案例,讓大家更清晰的了解思維,並分享自己在閱讀後反思的小故事。

書籍內容相當扎實精彩,千嫚希望這本書的說書單元不只是分享,也可讓正在收聽(閱讀)節目的你,在收聽(閱讀)後,試試用黑馬思維去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所以這本書千嫚會分上、中、下三集跟大家分享,讓我們循序漸進的深入的探究自己。

 

作者簡介

這本書的作者Todd Rose、Ogi Ogas,分別是哈佛博士和神經科學家,但他們的奮鬥過程並非一路順遂,相反地他們兩人也是別人不看好的黑馬。

Todd Rose從小就被診斷為唯恐天下不亂的過動兒,高中輟學後不到二十歲就結婚生子,為了生活身兼多份最低薪資的工作,但後來逐漸發現自己的自己的興趣所在,重回大學的夜間部進修、進入哈佛大學研究學習,2007年成為哈佛大學人類發展博士。

Ogi Ogas求學時期也是與學校生活格格不入,曾從四所大學五度休學,無法適應普遍朝九晚五的工作,一度靠開車賣二手書過活,但再不斷深入地挖掘自己的熱情後,改變了人生,成為了波士頓大學的計算神經科學博士。

兩人攜手在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推動『黑馬計畫』,為自己切身經歷過的困境找到答案,進行了這一場大規模的研究,探討那些與體制格格不入、不被看好的黑馬,是如何走上獨到的成功之路,這些黑馬群裡…有人是從鄉鎮酒保變成時裝大師,有人從競選助理變成空間規畫達人,有人從速食店店員成為發現新行星的天文學家。而這本書就是集結這些故事後所歸納出的思維和故事。

書本分為七個章節,抽絲剝繭的探究黑馬的共通點,以及如何找到自己的獨特的黑馬特質,運用這些特質去清楚每個人生選擇,邁向淋漓盡致的生活。

 

什麼是黑馬思維?

英文的黑馬一詞,源自於一本1831年的英國小說書名為『年輕的公爵』,小說中男主角在賽馬比賽中下注,沒想到最後由一隻乏人問津的黑馬奪冠,害他輸掉一大筆錢。隨後黑馬這詞風行了起來。意指事前不被看好卻意外獲勝的人。

深入探討此詞彙的定義,我們平時理所當然地忽略黑馬,直到他們大放異彩時才赫然發現到他們的異軍突起,但我們往往將黑馬的成功定義為偶然,依靠運氣居多,很少人覺得黑馬的故事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因為我們所認定的成功,是遵照社會時代下的『標準化思維』,知道目的地、非常努力、一路不屈不饒的實踐目標,在學校裡要成功就是努力讀書獲取好成績,在職場組織裡要成功就是讓自己熬到向上晉升的機會獲取更高的收入和地位。

 

『標準化思維』誕生於『標準化世代』,二十世紀初的工業時代,任何產品被要求一致性、大規模的製造生產,因此我們生活的一切都被要求標準化,標準的組織、標準的家庭、標準的工作、標準的學歷。依照這些社會世代下的標準思維走,我們的人生就像是商品,成為標品商品,過著成功生活。

但現在的時代已從標準化邁向個人化,就像我們選擇商品不再是選擇大量生產的物品,反而喜歡手作文創、獨特符合自己個性需求的商品。像是YT、FB、Netflix、都是依據你的喜好推薦適合你的產品,因此我們思考成功的模式,也漸漸的從別人和社會眼中的標準成功,邁向個人化的成功。

 

黑馬思維Step1. 推翻標準化協定

書中舉了許多標準化思維下會產生的思考方式,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內容,就像是各個職業都有一條標準之道,取得學歷、考取執照、從基層做起、熬出年資、在體制裡不斷地往上爬,追求一切按部就班的功成名就。在這體制有兩個討論的重點。

第一:跟別人一樣,但做得更好。

標準化思維不在乎你的個人特質,大家就是用一樣的教育走上一樣的體制,而你要成功,就必須在這環境裡努力的比別人做得更好。

第二:在體制內攀上高峰,就一定快樂嗎?

在攀上高峰邁向成功的路上,我們往往會有著先苦後樂的思考,先壓抑自己的渴望、壓抑自己看似有勇無謀的夢想,任重而道遠的走上那條邁向專業的標準道路,但我們會漸漸為自己的壓抑感到疑惑、對自己的追求感到茫然,進而深深的對自己感到質疑。

所以邁向黑馬思維的第一步,不是接受新的思維,而是捨棄舊的思維,推翻標準化協定

 

黑馬故事A_勇敢走出別人眼中的標準化協定

卡許一名考上柏克萊大學資工博士班的學生,他認為學校的研究太著重於理論,很不適合他。其中一位教授看到他總是興趣缺缺的模樣,便問他:你不想出名嗎? 而教授口中的出名,就是寫出專業的學術論文,投稿到學術期刊,獲得各界迴響。但過了第二年,卡許依然覺得自己與所學格格不入,選擇休學。

休學後的卡許,一度覺得自己很失敗,甚至只要到柏克萊校園附近就會覺得不太舒服。但休學後,他接受了某家矽谷新創公司的面試,這家公司想設計一台創新的個人電腦,於是卡許跟這位年輕的執行長分享了自己跳脫學術理論的獨特見解,而那位執行長也同意了卡許的見解,聘請卡許擔任蘋果公司軟體部門的第一位副總監。沒錯,那位執行長就是賈伯斯。

於是卡許著手設計了第一款商用圖像的使用者介面,卡許說:『那是前所未見的軟體,跟柏克萊大學在教的程式寫法天差地別,但那是他這輩子非常美好的一段時光,充分地獲得了自我實現的滿足。』

但卡許當時若沒有捨棄標準化的成功之路,走出柏克萊大學,選擇勇敢嘗試開創自己的路,他便會和這個自我實現的機會擦身而過。

作者提及,黑馬思維並非批評標準化的成功之路,而是想跟大家一起找出,標準公式中被我們忽略的其他小路,標準化思維就像是體制,體制無法擁抱個體。但我們可以從標準化思維中,設法找出自己個人化的路。

 

千嫚觀點

看故事案例時,千嫚心中也瞬間出現「都可以考上柏克萊大學了,一定擁有些優越的先天條件資質」,但讀完整篇故事後,千嫚想著當他捨棄教授眼中的成名之路、選擇跌破他人眼鏡的休學,何嘗是件簡單容易的事呢? 

你我身旁一定都有一些,領著旁人羨慕的收入、做著旁人覺得有趣的工作,但他們卻深深為自己的生活感到枯燥乏味。這些人的感受大概就像卡許讀博士班時的感受吧。

但反觀這些朋友,是否要跳出這份工作,過上自己追求的生活,完全都掌握在自己,看自己是否有勇氣去打破旁人對於自己人生標準化的協定。

別人眼中的好並不是你心中的好,只要基本生活能負擔,就能恣意揮灑我們只有一次的人生,追求自己淋漓盡致的精彩生活。

 

黑馬思維Step2. 尋找你的微動力

動力就是你這個人的核心情緒,你渴望什麼,你不渴望什麼。而邁向黑馬思維,實踐自我的唯一關鍵,就是擁抱發自內心的渴望和熱忱,當你在做的事情符合內在動力,你就會走得很精彩、很滿足,當你搞錯或忽略動力,則會走的有氣無力,甚至放棄再走下去。

要如何尋找黑馬的微動力呢?在尋找之前先跟大家一起來分享這則黑馬故事。

 

黑馬故事B_知道什麼對自己最重要

貝拉珂,喜歡幫助別人,大學時認為參與地方政治也許是服務社區的r機會,所以她選參議員辦公室實習,她很喜歡身旁的同事,也感覺自己對世界真的有所貢獻。

一路上貝拉珂以可靠能幹的名聲引起了美國共和黨的注意,28歲就進入小布希的白宮裡工作。 直到2009年,彭博開出了很多好位置,邀請她回到市府工作時,但這次她在職場生涯中首次感受到了猶豫。

貝拉珂覺得自己從大學開始就全速衝刺了很長的時間,筋疲力盡需要休息一下,但當她越探究自己的心境,越明白,這份猶豫不只出自於想放個長假休息而已,而是她不想再待在政治圈工作了。

貝拉珂踏入政治圈的初衷,是喜歡幫助別人,希望對世界變得更好。但在政治圈的這十年,他開始發現自己的動力本質,跟她原本所想的不同。

她仍然喜歡幫助別人,但對競選和掌握權力並不熱衷,在所有工作中,從選名研究、政見辯論、政治倡議,她發現自己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是每個任務中單純「組織事情」。

她開始認真回想分析每個做過的工作,從中找出最喜歡的部份和不喜歡的部份。在思考的路上她逐漸發現,每次想到離開政治圈,把時間花在組織事情,即使只是整理凌亂的櫃子和房間,心情都會提振許多,而她知道這樣的感覺才是對的。

於是她面臨了告別別人眼中標準化成功的轉淚點,2010年他離開政治圈,創辦簡單都會工作坊,工作內容是協助他人簡化人生,幫顧客重新設計空間內容的擺設、重新設計規劃行程,用自己組織的熱忱,設計規劃出系統化的空間和行程,幫助顧客從失序的生活裡創造秩序,讓顧客的生活從緊繃變得輕鬆。而在2018年,貝拉珂也在另一個城市開了新的辦公室。

貝拉珂忽然轉換跑道時,讓許多朋友都一頭霧水,貝拉珂說:有時候她會聽到別人的閒言閒語,說整裡櫃子和在白宮上班差很多。但他不以為意,因為她天天在做自己最有熱忱的事情,她知道什麼對她最重要,所以才能開創出自己的成功。

 

尋找微動力_關鍵的一步,知道自己到底熱愛什麼

從黑馬故事中探究,貝拉珂一開始的微動力是幫助別人和組織事情,但當她深入探究鎖定自己更具體的微動力時,發現自己除了喜歡組織團隊、把凌亂的資料整理好外,其中讓她最感到熱血沸騰的是『整理實際的空間』,而這正是讓貝拉珂決定靠此微動力去開創事業的核心。

微動力要盡可能鎖定的越具體越好,捫心自問的感受自己最喜歡的環節、細節到底是什麼,書中舉例兩名同樣是鳥類研究界的專家,兩位都喜歡鳥,但一位喜歡的是觀察研究鳥的外觀,一位喜歡的是欣賞聆聽鳥的鳥鳴,所以即使兩人都是鳥類界的專家,兩人都仍在研究界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如何揪出自己的微動力? 善用評判遊戲

第一步,試著想想最近我們曾評判過誰,對象可以是電視上的公眾人物、新聞報紙上的事件素人、隔壁鄰居、巷口店員,任何人都可以。

第二步,回想我們評判的事情和反應,正面的負面的都可以,可以是稱讚也可以是譴責,仔細探究我們評判時自己心中的情緒源頭是什麼。

第三步,問問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感覺,是羨慕欣賞還是厭惡嫉妒,這環節一定要誠實回答,並盡可能的從這感覺中釐清自幾喜歡什麼、討厭什麼。

 

舉例說明:假設我們看到受訪的名言時,心裡評判著:追足名利的人怎麼有辦法真正的快樂。那追求快樂明顯是我們比較在乎的,而名利對我們而言就不是一個強大的動力。

同時也要誠實思考,當我們覺得他不可能快樂時,這情緒是出於嫉妒,還是真的認為人生快樂最重要?或者有其他原因。

評判遊戲不用有任何道德價值觀,高高在上的來審視自己,最重要的是藉由這過程,直視內心的情緒反應,發覺我們心中暗藏的慾望。

 

最後的最後,當我們找出這些微動力時,妥善的調和這些微動力,為自己打造出可長久的熱情。

某些微動力也許會隨著時間改變甚至消失,但隨著我們打造出的熱情,接觸到不同世界、不同環境,也會發現出新的微動力,讓自己不斷地深入探索,也許辛苦但報酬絕對可觀。 當你奔向自己的各種微動力時,就像在向世界宣佈『這就是真正的我』。

 

千嫚觀點 

評判遊戲讓千嫚想起,某個時期的自己也曾很迷茫自己的主持職涯,那時候看著各類型的主持人,有娛樂表演型的主持人、有口沫橫飛型的主持人、有知識型的主持人、有言語激烈派的主持人,每個主持人都各有千秋,千嫚也從中發現自己欣賞和不欣賞的元素。

像是,我知道自己不喜歡演出的方式主持、不喜歡講誇大的故事來吸引人、不喜歡激烈辛辣的風格,但千嫚欣賞那些能散發能量、傳遞豐富內容的主持人、尺度拿捏恰當的風格、自然親切的主持方式。 而這結果也呈現在我整個人的主持風格建立、Podcast的節目走向、個人品牌的核心精神。而這形象就是千嫚在向世界宣佈『這就是真正的我』。

以上就是這集說書的分享,希望大家若有時間也可以一起試試黑馬思維的方式,循序漸進地探索自己,下週千嫚會繼續跟大家分享在知道微動力後,如何清楚你的選擇、了解你的策略。 也邀請大家下週準時收聽囉!

同場加映:一人公司|當我們追求的是更多而非更好

 

【贈書活動預告】千嫚在2020年的3月、6月、9月、12月會舉辦抽書活動,千嫚會選擇一本說書系列中有分享過的書籍送給大家,活動會在IG上進行,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追蹤千嫚的IG『知性生活家|劉千嫚』,3月會跟大家一起進行第一季的抽書活動。

歡迎到iTunesSpotifySoundcloudGoogle Podcast(搜尋千嫚嫚嫚說)收聽完整節目, 喜歡的朋友也歡迎幫千嫚訂閱分享,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讓更多人認識千嫚嫚嫚說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