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嫚嫚嫚說|EP183.從都市走向田園的生活哲學,心在的地方就是家 專訪:陳慶祐|種日子的人
2010年曾待過電視、廣播、雜誌、出版等不同領域的慶祐,辭去了工作,從與人潮為伍的城市,走入與土地為伍的鄉間,開啟了穿梭在都市與田園的雙棲生活。在十年的時光裡,他持續以文字紀錄著鄉居的日常體悟,進而誕生了這本溫暖之書『種日子的人』。到底日子該如何種,又能長成什麼樣呢? 今天的節目,邀請大家來聽聽作者慶祐鄉居十年的生活哲學。
2010年曾待過電視、廣播、雜誌、出版等不同領域的慶祐,辭去了工作,從與人潮為伍的城市,走入與土地為伍的鄉間,開啟了穿梭在都市與田園的雙棲生活。在十年的時光裡,他持續以文字紀錄著鄉居的日常體悟,進而誕生了這本溫暖之書『種日子的人』。到底日子該如何種,又能長成什麼樣呢? 今天的節目,邀請大家來聽聽作者慶祐鄉居十年的生活哲學。
社群情懷根植於每個人的潛能之中,是人類本性的一部分、是人們對社會成員的一種情感,是個體為了社會進步而非追求個人利益的態度。我們只有透過相互理解,和對他人的關心,才能聯繫此彼此與世界。
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沒有一個人可以獨自解決所有在群體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我們總要繼續向前、繼續奮鬥下去。所以我們只有透過與他人的合作,才能更有用的奮鬥,能再更用的處境中,取得真正的進步。
人類生活在一個充滿『意義』的國度裡,我們感受到的環境從來不是環境存粹的樣子,而是我們帶著過去的經驗去認知的環境。因此每個人對於生命意義都有各自的解讀與理解,那到底我們是怎麼定義這份意義的?又是什麼會左右我們對生命的不同看法呢? 這一切的一切,早在我們還是五歲的孩子時,生命風格就為我們奠定了基礎的意義方向。
太空航行技術一直是國家證明自己國際地位的重要指標,早期都是由國家政府主導且投入太空探索相關的發展,直到近幾年才紛紛出現民間的公司投入太空探索領域,其中近年最廣為人知的民間公司就是馬斯克的SpaceX ,成功發明了能重複利用的火箭。並在成功地在今年五月底,載著兩名太空人抵達太空站,停留63天後,順利返回地球,完成這場首次的商業載人旅程。
阿爾佛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心理學領域中,相當重要的一位先驅,有著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的別稱。也是個體心理學派的創始人。他對心理學的觀點研究其實跟他本身的成長背景也有許多的關聯,所以今天在認識個體心理學的思想前,一定要先認識這位心理學先驅的成長故事。
對於過去我們都容易執著地走不開,可能是不好的過去,也可能是美好過去。但不好的過去就會是詛咒,美好的過去就會是祝福嗎? 不!無論過去是美好或不好,都是看我們有沒有放下這個過去。當我們停在過去的不美好,現在也會被困住,相同的如果我們停在一昧地懷念過去的美好生活,那美好的過去,對現在的你而言也可能會變成一種壓力。
『妄想的真面目』,就是當我們一旦過度的覺得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主角時,就無法再聽進旁人說的話了,雖然人類本身都是以自己為主的生物,但是當我們讓自己一直被某些事物絆住時,我們就再也聽不見旁人的聲音,無法接納,覺得自己就是悲劇裡的主角。
即使許多國家都有所謂的「最低法定結婚年齡限制」,但在現實生活裡,許多女孩都可能是在還不懂得自己有這項法律保障的年紀下,就在父母習以為常的傳統觀念裡,被當作商品來交換聘金,造成了童婚的社會問題。在大多數的當地家庭中,貧窮是造成童婚的主因,而童婚更是讓他們陷入繼續在貧窮裡循環的社會現象。
侘寂想告訴你的「美在不完美」。遠離現代對完美的癡迷,知道我們所謂的不完美是什麼,顯露我們的不完美,然後讓我們在不完美中看見美。陶藝師傅在製作一系列的手作陶罐時,他們眼裡的目標從來不是完美的對稱和精準的弧度,若是追求完美的對稱,直接交給機器製作反而更輕鬆。相反地,他們的目標是讓作品如何呈現出這項作品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