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思考的廣度,從關心時事開始。歡迎來到每週二嫚說時事,今天嫚說時事的單元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車諾比核爆禁區森林大火事件』
此次的主題是經由IG限時動態投票產生,每週六千嫚會在IG發佈下週二嫚說時事的主題票選,讓聽眾朋友自行選出想要了解的時事議題,也邀請聽眾朋友可以搜尋並追蹤千嫚的IG 「知性生活家千嫚」,每週六鎖定限時動態,選出想了解的時事議題囉!
【歡迎點選下列圖示,收聽完整節目】
1986年位於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核能發電廠,發生了無法挽救的核災事故,此事件也成為了近代全球重大的核災事件之一,去年的熱門影集《核爆家園》就是以此事件為背景作為故事描述,讓大家有機會認識這場34年前的世紀災難。
在上週烏克蘭發生了森林大火,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網站4月10日公開的衛星圖片顯示,此次森林大火的起火點位於車諾比核電廠遺址附近,火勢持續延燒燒毀了數公頃的森林,火場周遭的輻射量一度超過了正常輻射值的16倍,也一度阻礙了當局的救火行動,並讓周遭居民感到恐慌。
據官方表示,車諾比的禁區森林大火同時有2處起火點,官方也緊急出動2架飛機、1架直升機緊急救火,動員至少100名消防隊員前往禁區森林滅火。但由於烏克蘭為了防堵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封鎖了國內外的交通,多數媒體只能依賴官方提供的訊息,所以火災相關消息零碎,外界媒體也難以深入調查計算,因此目前的統計數計不一。
不過根據烏克蘭「國家生態檢查機構」負責人菲爾索夫(Yehor Firsov)的說法,火勢面積曾一度擴張至100公頃。更關鍵的是,菲爾索夫也在臉書上公開表示,火場附近的輻射量過高,以測量儀器作為短片發文說「有個壞消息,起火點的輻射量高於正常值」。一般來說偵測到的正常數值為0.14以下,但透過相關儀器測得的數據為2.3。相當於輻射量高於正常值的16倍。
為什麼森林大火會出現高輻射呢?
在2016年NASA引用《科學報告》的一篇研究指出,火災一旦蔓延至受放射性物質嚴重污染的地區,可能會導致原本已經沉積的放射性物質再次懸浮和飄散到其他地方。也就是已經比較沈澱的輻射物,將附著在大火中濃霧和風飄散到其他地區。如同當年車諾比事件發生時,當局是沒有立即公布相關消息的,但隨即鄰近的歐洲大陸國家,偵測到高輻射的污染雲層飄向自己的國土,進而讓各國的科學家開始挖掘,當時未被政府第一時間公布的核能災害真相。
看不見的敵人_輻射污染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談到核能災害,大家都知道其釋放出的核能輻射物質,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但造成的傷害是什麼呢? 今天千嫚整理了一些資料帶大家簡單瞭解。
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分為「確定效應」與「機率效應」
確定效應指接受過量輻射照射,造成有害的組織反應。而過量的輻射照射怎麼定義呢?計算輻射的常見單位為西弗,大體而言,每個人一年從生活環境中吸收到的輻射總量約為2或3毫西弗,若人體短時間內吸收到了過量的輻射物,數小時內會先發生噁心、嘔吐及腹痛的現象,接下來受到輻射直接照射的部位可能出現紅斑、水腫、起水泡、疼痛、皮膚壞死等等的症狀。如果暴露在極高的輻射量,人體骨髓會停止製造紅血球與白血球,導致死亡。
機率性效應,主要是指致癌效應,輻射可能會誘發細胞的突變導致癌症的發生,因為癌症的發生是機率性的,所以這種效應稱為機率效應。延續上文提到的人體每年平均吸收到的輻射為2或3毫西弗,世界核能協會曾指出,一年內100毫西弗的量,正是決定癌症風險是否開始增加的門檻,而輻射容易引起的癌症又以白血病、肺癌、甲狀腺癌及大腸、直腸癌最多。所以我們常聽到吸收到過多的輻射容易引起癌症,但輻射造成癌症是否成正比影響和其中的相關關聯性,在科學界中仍備受爭議性。
如果大家有興趣認識車諾比事件,可以看看去年發布的熱門影集『核爆家園』,但影集還是有許多為了劇情而改編的內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事件更真實的原貌,建議大家可以去看另一部紀錄片『搶救車諾比』,裡面訪問了些當時歷經這段過程的重要人物以及當地的居民的故事和心聲,資料畫面相對齊全跟有根據,可以更了解這段世紀核災的黑暗歷史。
由於事件發生的背景是在前蘇聯時期,所以當時整個資訊的傳遞不像現在這麼即時透明,政府也相對極權,選擇性地發布事件的內容,因此相關的核災數值也被各界提出質疑。但究竟真相如何,至今仍有許多迷點。
聊到車諾比核災,還有一個非常值得大家關心的議題,就是黑色觀光,過往這個禁區的部分區域是有開放旅客進行觀光的,但相關的觀光景點以及申請是有一定的限制和手續作業,畢竟該地目前所留下的輻射量還是遠遠超過一定的標準值,所以任何生物進出都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
不過即使如此,車諾比核電廠仍吸引到許多遊客前往這片禁區一探究竟,千嫚滿好奇正在聽節目的你,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去車諾比觀光嗎?
同場加映:南極熱浪創新高/認識南極州神秘冰原/南極冰層融化竟會出現古老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