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嫚,嫚嫚說|Podcast

千嫚嫚嫚說|EP166.當家中沒有權威,真正的合作就會出現 feat. Book_自卑與超越

擁抱知性靈魂,從閱讀好書開始!今天要介紹的好書為「自卑與超越」

習慣文字的朋友,可往下閱讀。喜歡用聽的朋友,歡迎點以下三圖(任一)進入音頻模式
【歡迎點選下列圖示,收聽完整節目】

 

前三週我們分享了作者,現代心理學之父阿爾佛雷德,阿德勒的成長故事,以及關於『生命的意義』以及『自卑感與優越感』。今天的說書,千嫚要來跟大家分享的章節為家庭的影響。

此章節的重點在告訴大家,一般情況而言母親、父親、家庭組成的成員以及排行順位對每個人成長所造成的心理影響。一開頭作者寫道:如果家中沒有權威,那麼真正的合作必定會出現,父親和母親要齊心協力,就孩子教育有關的問題達成一致共識。至關重要的是,父親或母親都不應該在孩子中間表現出某種偏愛。

千嫚從書中整理了三個此章節的觀點,這三個觀點是我覺得很常出現在家庭中的狀況,也許現在收聽節目的你已經長大獨自生活,但也許藉由這份了解,可以理解自己成長過程的某一部份,或者未來有機會建立自己的家庭時,可以更了解也許自己可以多注意點什麼。

 

如果家庭生活是真正的合作,那家中不應該有任何的管制者

孩子對婚姻和異性同伴的最初印象,來自父母的婚姻生活。生長在不美滿婚姻中的兒童,除非他們的最初印象被糾正過來,否則就會在悲觀的婚姻觀念中成長。在個體心理學中認為,婚姻是一種夥伴關係,所以兩個人都不應該想統御對方,這一點需要我們付出比以往更多的考慮。在家庭生活的全部行為之中,權威根本沒有必要存在。

在家庭生活中,最容易引發權威之分的關鍵點就是誰負責家中的經濟大權,傳統父親容易因為自己是家中的經濟來源,就利用經濟地位作為控制家庭的一種方法,將經濟視為一種由我給予的權利。但其實,在家庭經營中,養家糊口不過是家庭勞動分工的一個項目。如果家庭生活是真正的合作,那家中不應該有任何的管制者,每個場合都應該避免不平等的感覺,不是誰賺錢、錢歸誰、這些都不應該成為問題。

 

千嫚心得:

千嫚特別將前兩句話作為此段分享的開頭,因為現在結婚離婚都很容易,大家都比以往社會自由的、無包袱的去決定自己的感情狀態。但是無論我們如何選擇,如果你的婚姻裡已經有小孩了,父母感情狀態對孩子一定存在著重要的影響力,這件事仍是很直得被重視的,但不用為了這影響而假裝,因為這份影響還是有機會在後天被糾正過來,只是我們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和耐心去溝通。

家庭生活中,最常見最容易引發權威之分的關鍵點就是,誰負責家中的經濟大權,因為這本書有點歷史了,所以該個年代父權至上的文化色彩一定更加的濃烈。這讓我想起有次在主持婚禮時,牧師證婚時說了一段讓千嫚印象也很深刻的話。

兩人成家後,總會開始爭論誰才是這個家的一家之主,大家可能會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試著爭奪這個主人的位置,讓自己成為家的掌權者,也因此在許多傳統儀式中,我們總看得到各種巧妙的『地位之爭』的環節,例如:用聘金聘禮嫁妝來表示這場婚姻中男女的地位份量、新娘要把新郎的戒指戴到底,才能讓新郎未來都聽自己的、闖關儀式一定要整好整滿,讓新郎知道其中的辛苦,知道娶老婆不是那麼容易的!

但到底誰才是這個家庭的主人?絕不會是這些儀式走的多走的少的人,也不是這個家中誰比較大聲、誰比較有權威感的人,而是這個家中「願意先付出愛的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家之主,但不是爭取權威和權力的主人,而是爭取當愛的主人。

 

當母親告訴孩子:等你父親回來處罰你!等於是在向孩子傳遞:父親才是家中的最終權威者

在家庭生活中,重大的懲罰任務常落在父親的身上,這是相當不幸的一件事。首先,這傳遞出母親一種潛在的信念,女性無法真正教育孩子,他們需要有更強力的支援。所以當母親告訴他們的孩子:等你父親回來處罰你!等於是在向孩子傳遞一個訊息,父親才是家中的最終權威,才是真正掌控生活的力量。

其次,這件事破壞的孩子與父親之間的關係,使得孩子害怕父親,而不覺得他是位好朋友。某些女性害怕自己懲罰孩子,是因為他們害怕失去對孩子的情感控制,他們希望小孩是喜歡自己的、依賴自己的。但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不是將懲罰交給父親,孩子並不會因為母親找來了一位幫助他執行的人,就對母親少點責備。因為這本身就是種威脅、強迫孩子順從的錯誤手段。

 

在個體心理學中,我們不再關心找出恐懼的原因,而是識別它的目的

孩子可以敏銳地找到『獲取母親注意最有效的方法』,像是我們會發現許多過度受寵的孩子常常害怕被單獨留下,尤其害怕獨自待在黑暗中。但他們害怕的並不是黑暗本身,而是用恐懼嘗試讓母親更靠近自己。

有個孩子他總是在黑暗中哭泣,一天晚上,當他的母親聽到她的哭聲走過來時,母親問:你會什麼害怕呢? 孩子回答:因為很黑。接著母親說:那我在之後,這裡就不黑了嗎?

黑暗本身並不重要,孩子對黑暗的恐懼意昧著,他不喜歡與母親分離。孩子會用所有的情感、力量和心理能量來設計一種可以讓母親必須回到自己身旁、關注自己的情境,像是用尖叫、尿床、無法入睡、惹是生非等方式。恐懼總能吸引著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注意,但在個體心理學中,我們不再關心著要找出恐懼的原因,而是識別它的目的。

 

千嫚心得:

我們總覺得孩子的行為單純,但其實從小時候開始,我們聰明的大腦早就知道該如何透過言行去達成目的,因此每個言行背後,都藏有各自的目的。作者運用孩子常發動的恐懼手段,來提醒家長要懂得『識別它的目的』,恐懼是種相對弱小需要被保護的表現,小孩常用恐懼來得到關注,但長大後的人們更複雜,我們不想要大家覺得自己弱小、覺得自己需要被保護,但實際上我們的心都是渴望被照顧的,所以有人用冷漠來偽裝脆弱、有人用笑容來偽裝傷心,我們常常透過這些偽裝來矇騙自己情感需求,這裡『識別它的目的』很適合送給每一位成人,識別、察覺、每個我們行為背後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然後讓自己少一點包裝,多一點坦承以對。

 

同場加映: 每個人的生命風格,在人生的前五年就奠定了基礎方向 feat. Book_自卑與超越

每個人的行為背後都隱藏著對優越感的追求 feat. Book_自卑與超越

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 feat. Book_自卑與超越

歡迎至Apple podcastSpotifySoundcloudGoogle Podcast(搜尋千嫚嫚嫚說)收聽完整節目, 喜歡的朋友也歡迎幫千嫚訂閱分享,並到Apple podcast、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讓更多人認識千嫚嫚嫚說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