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嫚,嫚嫚說|Podcast

千嫚嫚嫚說|EP7.別讓「嫉妒心」操控了你的靈魂

「千嫚 嫚嫚說」是千嫚自製的Podcast音頻節目, 目前在iTunesSpotifySoundcloudGoogle Podcast都聽得到 。 也歡迎訂閱千嫚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讓更多人認識千嫚嫚嫚說囉!

習慣文字的朋友,可往下閱讀。喜歡用聽的朋友,歡迎點以下四圖(任一)進入音頻模式。

這集節目會分為三個小節首先是為什麼我們會有嫉妒的心理產生? 再來跟大家談談嫉妒對於我們生活和心靈的影響,最後再來跟大家聊聊要如何破解或者轉化忌妒的情緒心理

前幾年有一陣子大家非常流行講一句話,叫做各種「羨慕嫉妒恨」,其實仔細解讀這句話,他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情緒狀態,從單純的心生羨慕開始,慢慢累積演化成很不是滋味的嫉妒感,最後走向了比較激烈的憎恨情節。

到底嫉妒感是怎麼產生的呢?

做節目功課時,都會習慣維基百科一下,發現維基百科有時候真的是微文言文,維基百科是這怎麼解釋的「嫉妒,是人的一種情感表現。由於察覺並怨恨他人享有之利益,欲將其占為己有,因而產生的一種情感與心理狀態。」我幫大家翻譯一下,白話文就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呀!  所以說穿了其實就是一種比較心在暗中作祟後的產物。

那為什麼會想比較呢?  可能是出自於對於自己的不自信、某部分的自卑感、對於某件事情太看重的失衡狀態,或者轉個角度說,對自己所擁有的不夠珍視就會出現比較心。 但….人比人氣死人,所以比較過後如果沒有把自己平衡回來,陷在為什麼別人的都比較好的情緒裡,嫉妒就會找上門。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嫉妒這惡魔總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毀掉人間的好東西。

嫉妒這情緒很奇妙,它很能被社會理解,因為多數人都會有過嫉妒的感覺,但是它卻很難被社會接受。怎麼說呢? 如果你常出現嫉妒的狀態,時常憤世忌俗,就比較容易影響人際,那大家覺得你是個心胸狹窄的人,彷彿世界只有你能是最好的,或者世界好像都要以你為中心標準才是對的。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出現嫉妒的情緒時,不敢跟別人說,都默默的藏心底,因為我們怕說出去了大家會覺得自己很小心眼,顯得自己很難相處似的。

嫉妒的酸葡萄使我們不自覺得在原地打轉

當人產生嫉妒的狀態時,很常出現這些OS「他只是運氣比較好而已吧」、「這不算什麼吧?」、「我覺得某某某比他更厲害」,用這些話去掩蓋自己的不自信,用酸葡萄的心理來催眠自己,告訴自己嫉妒的人事物真的是還好而已,這會讓我們處在一個,見不得人好,但自己也沒有把朝向更好的方向推進,自我催眠的原地打轉。

甚至,遮蔽了我們打造自己的成功之路

開場時有跟大家說,最近閱讀的書本中有提及嫉妒對於工作事業的影響。作者的觀點就像是上述的蝴蝶效益,作者說:當我們臣服於嫉妒的感覺,那我們所期望的最好,其實只是第二好,因為我們會開始專注於複製別人的路,而不是打造自己的路。

這個論點也是蠻值得大家思考的,嫉妒也的確會讓我們產生一昧模仿的行為,覺得我也能做到這樣呀! 然後開始盲目的複製,而失去了自己原先的特點,漸漸的迷失最開始的目標,。

要如何破解轉化嫉妒的情緒呢?  千嫚整理出以下三步驟

直攻真相:了解我們在意的是什麼,發現擁有,承認缺乏

挖掘自己嫉妒的情緒的根源是什麼,學習用大方的態度面對分析,從中發現自己擁有的和缺乏的。 例如:人事命令公布時,我們嫉妒同事比自己晚近公司,卻升遷得比自己還快。這時候我們仔細想想,也許你會發現,相較於自己,自己是兼顧生活品質的工作者,他則是把工作視為生活的全部,沒有任何休閒娛樂的時間,所以取得了這樣的成績,其實也是他有所付出所得來的。 所以,我缺乏這份拼命的精神,但我擁有自己的生活品質。

審視調整:深入檢視,奪回被嫉妒牽著鼻子走的主導權

當你了解自己的擁有和缺乏,就要開始檢視自己的狀態,決定是否做出行動和改變。

延續上一個舉例事件,也許你發現,同事升遷比自己快根本就只是心機重,靠著巴結上司爬上位,論實力和能力都比上自己。甚至工作上的事情都還需要你協助他。

這時候,我們能肯定的是,你擁有的就是那份比他好的實力和能力,而你缺乏的,就是他那份心機。所以如果你的公司就是這樣的文化,上層就是吃這套,那你可能就要審視自己的狀態,用能力證明自己的精神是否適合目前你所在的環境? 如果選擇堅持這份精神,未來就要以此決定來堅持自己的信念,還是要選擇另謀高就找尋其他比較認同的公司文化,或者因應環境學習巧言令色的技能。 這些都是我們自己能選擇的,檢視後,勇敢主導自己的路。

妒為勁:把嫉妒轉化為動力,將目標放在更長遠的未來

任何負面的情緒都能轉化為相對的動力,所以我們也可以把嫉妒轉換為前進的衝勁,我們嫉妒他比同事升遷比自己快,那我們就努力提升自己在未來幹掉他。

來跟大家分享千嫚自身的實例,自己在經營社群時,也有一度嫉妒的情緒出現,像是比自己晚投入市場的經營者,好像輕輕鬆鬆就超越自己的讚數人氣,看起來貼文內容也沒什麼營養,後來我意識到自己這反應其實是嫉妒後,花了些時間消化,像是…拿著貼文給身旁的人請益市調,聽聽第三者的看法並從中分析,了解自己的盲點。

後來我回歸核心認知到,經營社群是條長遠的路,用長遠的眼光來看,我希望吸引到的粉絲是「重視內容質感,願意長久支持的人」。 在我替粉專設定了標準時,也代表了某部分的粉絲會先被這層標準過濾掉,像是想輕鬆看貼文的人就不會對我感興趣,因此,也許我累積得會比較慢,但長遠來看,這群已經認可我的粉絲,願意留下來給予支持的比例就會比較高。所以我也從數據中發現,相較於粉絲數差不多的粉絲團,我粉絲團的粉絲黏著率相較起來還不錯。

因此,將一時的嫉妒消化後,眼光放到長遠的目標看,嫉妒可以成為另一種刺激你思考進而前進的動力。 其實,偶爾出現嫉妒心真的很正常,但不要讓嫉妒誤了你的腳步,不小心讓它操控了自己,如果下次出現了嫉妒的狀態時,不妨練習看看以上的三步驟,排除嫉妒危機。

千嫚嫚嫚說目前在iTunesSpotifySoundcloudGoogle Podcast(搜尋千嫚嫚嫚說), 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讓更多人認識千嫚嫚嫚說 :)

發表留言